哈瓦那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地理非热点区域兴都库什山与印度古代史 [复制链接]

1#
头部白癜风怎么治疗最好 http://pf.39.net/bdfyy/bdflx/141030/4506374.html

“最近这一两个月,阿富汗可谓是全世界的头条,但是今天我们不聊阿富汗,我们来聊一聊和阿富汗相关的一条山脉,以及这条山脉和印度引发的爱恨情仇。”

01

新都库什山

我们都知道青藏高原号称世界屋脊,但是翻开世界地形图,在分层设色的地形中,雄踞亚洲中部的帕米尔高原格外耀眼,平均海拔+,远超青藏高原的+,昆仑山、喀喇昆仑山、兴都库什山、天山等一众山脉在这里交会,当然如果从高原本身定义(四周陡峭,内部平坦,平均海拔+),加之长久的隆起和冰川侵蚀其内部没有严谨的高原面,帕米尔只能叫山区,而不能叫高原。

持续往西,便是今天的主角——兴都库什山。

从位置上来看,这是南亚与中亚地区的分界线,位于印度半岛的西北,主体位于阿富汗。

从名字来看,兴都库什山源自波斯语,意思是“杀死印度人”。这座山名字中透露的死亡气息过于直白,反映的却是曾经发生的真实历史。

所以,即便到现在,印度和阿富汗也是仇人见面,分外眼红,尤其是巴基斯坦所支持的塔利班咸鱼翻身,印度更是瑟瑟发抖。

以前说过印度这个国家很奇葩,远看是一个文明古国,走近看是一堆文明古国。所以兴都库什山自古以来既是保持南亚文化相对独立性的屏障,又是促进中亚与南亚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只不过,交流的过程并不像想象中那般美好。

因为:看似铁桶一样的南亚居然有缺口!

这个后面谈。

作为分界线的山,那自然意味着地形的抬升以及随之而来的气温、气压、降水的变化,足够高大的山脉既会形成山地的垂直气候差异,还会因为海拔、迎风/背风坡的的差异,形成完全不同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环境。

从地质来看,兴都库什山,乃至帕米尔高原,青藏高原一样,是在大约2.4亿年前,从冈瓦纳古大陆分离出来的印度洋板块,从南半球漂洋过海北上撞上欧亚板块,曾经的喜马拉雅sea开始隆起,出水成山,甚至余力继续传递形成中国西北部的三山夹两盆,内蒙古高原,云贵高原相继隆起......

时至今日,兴都库什山已经成为了长达余千米,宽达千米,大致分为三段呈扇形分布的庞大山脉,平均海拔约0米,如同一个微缩版的青藏高原,而且至今依旧在慢慢“长高”。

所以从卫星图上看会觉得这不是一个山脉,而是层层叠叠的一大片山系。

气候上来看,高耸的兴都库什山阻隔了西进的印度洋的暖湿气流,使得东南迎风坡一侧降水丰富(mm+),形成典型的热带季风气候,而地处背风位置的中亚降水稀少形成温带大陆性气候。

而山脉作为分水岭,降水除了作为地表径流直接补充河流以外,也会在高海拔以降雪的形式补充兴都库什山上广布的冰川,而冰雪融水也会汇入河流,在干旱季节对于周边地区的灌溉农业发展至关重要。因此兴都库什山是中亚与南亚最重要的水源地,也是中亚最重要河流阿姆河与南亚重要河流印度河的分水岭。

南亚的热带季风气候区,不但光照、热量充足,每年夏季,季风还会带来大量降雨,旱季时也有大量地表、地下水可供利用,具有极高的人口承载力。这样的自然条件非常适合发展农业,粮食作物在有些地区可以做到一年三熟。自农业兴起后,北印度大平原养活了大量人口,形成了复杂的社会组织,迅速成为文明中心之一,也积累了惊人的财富。

而山那边的中亚则呈现出完全不同的景象。

这里降水相对较少,农作物需要灌溉水源才能获得可靠的收成,仅有珍贵的河谷适合发展灌溉农业,其余地区更适合迎着风沙放牛羊。

历史上,什么波斯,希腊,阿拉伯,突厥都曾踏足这里,这些随四季变化,逐水草而居的牧民机动性极强,来去如风,但也吃了上顿没下顿,受制于严酷的自然环境,就形成了部落化的倾向,对内重视家族团结,对外缺乏信任感,且非常好战,当今中亚的国家后面都有“斯坦”二字,而斯坦的意思便是“人和物的聚集地”。

由于环境承载力太低,这些游牧民也不得不从外部获取生存物资,民风剽悍,一言不合就开干,自己没有就去抢,很是让周边农耕文明脑壳大。

当然只要你实力足够强,也可以打得他们满地找牙,所以我们历史上诞生了诸如卫青,霍去病,李广等等名将。

当然这也有正经的(经商)途径,经商的如阿富汗首都喀布尔,语义就是“贸易中枢”的意思,和当年我们长安的“东西市”一样,这些经商的便担负起了南北交流的重任,源源不断的信息涌入北方。

饥寒交迫中的中亚民族自然对远方富庶的古印度满嘴口水,至于中亚人要如何到达古印度,凭借当时的技术条件去翻越海拔动辄0+的高山就别想了,这就要要提到前面说的缺口了。

这个缺口便是山口。

从中亚过兴都库什山到印度河流域有很多条通道,最著名的还是经喀布尔、喀布尔河、开伯尔山口的这条。

开伯尔山口的重要性就凸显出来了,其位于兴都库什山和苏莱曼山的交汇处,即现在巴基斯坦白沙瓦与阿富汗喀布尔之间,海拔只有m+,终年可通行,而且足够宽阔,方便大部队快速通过。一旦通过开伯尔山口,就从中亚贫瘠的苦寒之地,来到了南亚次大陆一望无际的广大平原。

在中国,也有四川、关中这样被险峻山脉拱卫的肥沃盆地,只要守住几个重要的山口不丢,即可偏安一隅积蓄实力,进而获取逐鹿天下的优势。所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以关中平原和四川盆地也是历史上所谓的“天府之国”。

然而在印度却也做不到,因为这个开伯尔山口距恒河平原实在太遥远了,而印度河流域降水少,气候干旱,印度人又看不上,这就给西边的游牧民族渗透提供了条件,即使印度河流域也很炎热,在他们看来也比兴都库什山山区美好太多,所以看似天险,实则四处漏风,外族只要控制印度河流域,恒河流域便再无险可守。

他们带来的牲畜又能协助他们快速穿越这一地区,来到更加富庶的恒河平原。平原上的地方小政权各自为政,他们很容易利用其内部的不和迅速扩张,将其各个击破。

所以这里说一下印度的历史,也是印度的血泪史。

02—

印度古代史

现在考古能够找到最早的印度文明是在印度河边上挖出来的达罗毗荼人,就是哈拉帕文明,但是在在公元前年左右,一群雅利安人穿过开伯尔山口对这群达罗毗荼土著进行了降维打击(骑兵、战车和金属武器),然后又继续东进将恒河流域也收入囊中,可怜的达罗毗荼人只能逃到南方高原,由于雅利安人步子迈得有点大,以少降多,就怕这群土著不服管,便创造出了印度最牛逼的一种制度——种姓制度,这个制度的好处在于阶层固定,想要跨越阶层除了投胎别无他法,这成为日后印度教文明的基础。他们也成为高种姓印度人所追认的祖先。如今也是阻碍印度社会现代化的一大重要传统。

到了公元4世纪,北边突然冒出一个超级大国——波斯,这货步子迈得更大,作死般的西边正面刚希腊,东边又浩浩荡荡开进开伯尔山口,印度这个柿子很软,基本不费什么力气,但是西边遭了殃,波斯就一不小心被希腊一哥亚历山大给灭了,印度人以为看到了希望,还没来得及高兴两天,亚历山大大帝便开始东征,乘胜追击,希腊人踩着波斯人的尸体过来又是给印度人一顿胖揍,并在这里建立了一众小国,统称为印度-希腊王国。所以现在看到印度希腊化的语言、风俗、艺术、建筑等等就是这个时期带来的。

接下来,亚历山大留下一批小弟帮他打理这里,自己荣归故里,然而命不好,刚出印度就莫名其妙地挂了,这下有个养孔雀的印度人就跳了出来,没错,就是建立孔雀王朝的旃陀罗笈多。

如果对他不熟悉,他的孙子更有名,叫阿育王,那个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阿育王。此人是个猛人,一度将印度版图扩张到了阿富汗。

然而盛极必衰,阿育王之后再无能人,开伯尔山口又重新开放,不过呢入侵的游牧民大多重蹈覆辙,甚至在半路上就被灭了,原因很简单,后边的民族个个都很躁动,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刚过山口,还没打翻印度人呢,下一个入侵的嫌前一个挡路就一起灭了,周而复始,所以绝大部分时候印度南边才是最安全的,这也成了那些黑黝黝的达罗毗荼人安全的避难所。

再往后,到了公元前1世纪,那个时候中亚又一支游牧民兴起,大月氏,熟悉吧,文献中经常出现的词汇,对的,匈奴人打不赢汉朝,就去打大月氏,也是当年张骞出使的地方,问世间情为何物,不过一物降一物,干不赢匈奴,大月氏便举国搬迁南下干印度,没曾想轻松干赢了,华丽转身成为贵霜帝国。所以在这一轮排位中,印度垫底被蹂躏。

两百年后,贵霜帝国也不行了,印度又摔成无数小国,窝里斗中有一个本土接盘侠诞生,旃陀罗笈多一世,跟孔雀帝国创始人名字如出一辙,因为他们是老乡,他建立了笈多王朝,然而也不过昙花一现,戒日王接盘又创立了戒日王帝国,就是唐玄奘取经的时期。

正因如此,印度和当时的大唐也是有过一段纯洁的友谊的,经常互派使者,礼尚往来。有一次大唐派了王玄策去印度发红包,没曾想正好戒日王挂了,印度正上演宫斗剧,把王玄策给扣押了,两国交战不斩来使的道理,估计印度人不太懂,王玄策找了个机会逃到了吐蕃,凭借大唐的关系,借了几千兵力马不停蹄赶回去,差点把印度给灭了,这便是一人灭一国的故事。

由于戒日王时代也是个短命的王朝,所以印度又进入合久必分的时代,刚好此时西北方向活跃着一群突厥人(当然也是被唐朝人打怕了,逃到中亚的),他们也听说南边有个软柿子,马不停蹄赶紧过来捏,占了大部分印度后,建立德里苏丹国,名字很好理解,德里是他们首都,苏丹是他们一哥的称号。

德里苏丹一共在印度坚挺了三百多年,主要是为以后的印巴分治提供宗教基础,受伊斯兰教东进影响,因为这群突厥人在中亚接受了安拉的指引,自然把伊斯兰教带到了印度,并且力排众议,全力打压其他宗教,佛教在这轮打压下基本逃离了本土,印度教也差点挂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德里苏丹元气也差不多尽了,当时中亚又冒出一个蒙古人——巴伯尔,他本是曾经雄霸一方帖木儿汗国帖木儿的后人,因为这个帖木儿挂了后这个帝国就散了,巴伯尔一直想复国,奈何周围都是比他更流氓的游牧民,打也打不过,最后实在混不下去了,也准备去印度碰碰运气,不出所料,巴伯尔赌赢了,灭了德里苏丹后开创了印度史上超级牛逼的一个时代——莫卧儿时代,莫卧儿就是波斯语中蒙古的意思。

莫卧儿时代非常强盛,实力和大清差不了多少,为了刁民不造反,除了继续推进种姓制以外,还大搞宗教融合,印度教,佛教元气慢慢恢复,泰姬陵也是这个时代的产物。

所以与其说印度是一个文明古国,倒不如说是一堆文明古国,古印度佛教的造像艺术便是其中的一个缩影,之前在写敦煌莫高窟时也有提及,受到希腊雕塑艺术的影响,犍陀罗佛像开始偏向于理想化的写实,呈现一种人神共性和典雅的美感。这种造像艺术又随着佛教的传播,逆向走出开伯尔山口,影响到更远的地方,我们甘肃敦煌的莫高窟,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都有痕迹。

这个时段的共同特点,就是征服者都是从中亚来的放羊娃,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

卧莫尔王朝过后,和清政府倒台后差不多,印度陷入割据状态,便歇了菜,接着轮流被葡萄牙、荷兰、英国按在地上来回摩擦,听说当年英国和葡萄牙为抢地盘,约了一架,还是英国厉害,到最后葡萄牙打的都只剩葡萄了......

所以印度顺理成章成了英国的殖民地。

完!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