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瓦那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日惹苏丹的遗风,爪哇的日常 [复制链接]

1#
北京有没有治疗白癜风好点的医院 https://m-mip.39.net/pf/mipso_4707905.html

“日惹”是个意象独特、看一遍就能记住的名字。不知道起初是谁把印尼爪哇岛上的Yogyakarta翻译成“日惹”(也许是爪哇语的谐音?)的,“日+惹”这么奇特的汉字组合,能让人产生若干有趣的联想。反正我的脑洞直接开到了“后羿射日”的神话传说去了。总之,在我望文生义的想象中,这大概是个天气炎热的城市,颇有热带风情。喔,如果非要在城市和著名景点之间建立起简单的线性关系,比如北京→故宫,那么日惹→婆罗浮屠(Borobudur)。不过,当我搭着从巴厘岛飞日惹的早班机,抵达这座半梦半醒的城市时,我已经把婆罗浮屠抛在脑后,而是在纠结关于日惹到底怎么发音的问题:明明旅游手册和订票网站都写着“Yogyakarta”,但机场大屏幕显示的是“Jogjakarta”,而当地人则喜欢简单地说“Jogja”。关于日惹的语音、语义学问题,我至今存疑无解。

我乐于入乡随俗,和当地人“Jogja”来“Jogia”去,方便彼此交流。日惹号称“爪哇的灵魂”,但随车行走在清晨市中心的JIMalioboro大街上,我瞥不见它的“灵魂”,第一印象似乎并不耀眼。从地图上看,JIMalioboro大街一头连接着图古纪念碑,另一头延伸到苏丹皇宫。据说JIMalioboro大街是以马尔堡公爵(DukeofMarlborough)的名字命名的,可惜作为一个不熟悉其历史语境的外来者,我无法知晓这位公爵有何奇闻异事可供缅怀。

当我到达预订的旅馆,大多数人都没有起床,一个迎声来到旅馆花园吧台的伙计,揉着惺忪睡眼,不忘微笑地接待了我。来得太早,还没到入住时间,安顿好行李,拿了张旅馆提供的日惹景点地图,打算步行到皇宫。一路上,感觉整个城市在渐次苏醒。去皇宫的途中路过一片又一片颇有特色的居民区,房子多为一层,小院里花草簇生,建筑外观颜色皆是清爽的淡绿、淡粉等,在蓝天的映衬下,一派天真。早起的人们慢悠悠地在街上走着,还有人和我说hello,顿时觉得日惹的“灵魂”也醒来了。然后,太阳升高了,天气果然蛮热,满足了我最初对日惹的胡乱猜想。

日惹皇宫(Kraton)始建于年,由日惹苏丹国首任国王哈孟库布沃诺一世(Hamengkubuwonol)主持设计,皇宫内的欧式建筑则是年代才加建的。和很多已变身为纯粹观光地点的皇宫不同,日惹皇宫还住着苏丹王(这是印尼政府允许保留的世袭王位)。目前皇宫的主人是哈孟库布沃诺十世苏丹,他同时也是日惹特别自治省的省长;其父哈孟库布沃诺九世曾积极抵抗荷兰殖民统治,并在印尼独立后担任过国家副总统。日惹皇宫没有想象中富丽堂皇,但不失其高贵典雅,从中可一窥爪哇文化、伊斯兰文化和欧洲文化在此融合共生。皇室的诸多收藏,如银器、瓷器、木雕、织物等,虽然看着精致美丽,但毕竟离我们这些平民的日常生活比较遥远,倒是花园里圈养动物的笼子瞧着新鲜,一时让人误以为走进了一座小型动物园。在皇宫邂逅苏丹王基本没戏,倒是腰间别着格利斯短剑的侍卫让人有种时空错乱的穿越感。

(日惹皇宫说不上多富丽堂皇,但不失其高贵典雅)

(日惹皇宫里还有圈养动物的笼子)

更不应错过的是皇宫里的加美兰音乐演奏会。加美兰是融合了各种打击乐器、吹奏乐器、弦乐器以及人声的传统印尼音乐,常用于宗教仪式,也常作为伴奏用于舞蹈、皮影戏等演出。皇宫的加美兰乐队看起来颇有排场,数位乐师、几十件乐器组成一支紧凑有序的队伍。乐师们身着传统的“巴迪克”蜡染服饰,演出投入而忘我,丝毫不受围观的游客影响。加麦兰初听觉得有些单调平淡,渐渐地,柔美、悠长和音色会在不知不觉中裹挟你,让人沉醉其中。距离日惹皇宫不远处有一座萨利水宫(TamanSari)也值得一逛。据说萨利水宫于到年间由葡萄牙建筑师设计建造,是供苏丹王和他的妃子们娱乐游玩的场所。说白了,就是以前苏丹王“欣赏”妃子们沐浴的地方,如今观赏“美人出浴”的特权已被革除,徒留遗迹引人遐想。

(皇宫的加美兰乐队看起来颇有排场)

(萨利水宫是以前苏丹王“欣赏”妃子出浴的娱乐场所)

日惹皇宫、萨利水宫周围并非戒备森严的隔离区,而是环绕着一片片居民区。逛完萨利水宫出来,我开始漫无目的地在附近的居民区闲逛。萨利水宫附近有不少旧时的废墟建筑,还有地下通道(通往另一座废墟),我完全搞不清它们的来龙去脉和功用(看来一个当地私人导游还是挺必要的),只是随着人流瞎走乱看。在一个地下通道,一支由四个年轻人组成的乐队正在唱歌,台阶上坐了几个当地观众。我忍不住跑上前去拍了照,在他们的篮子里搁了点零钱。我拍照时旁边站着个也在拍照的漂亮穆斯林少女,也许瞧我这老外新鲜,热情地要求和我合影,另一个原本坐在台阶上听音乐的哥们则主动跑过来非要帮我和乐队合影。拍完照和他们一起坐在阶梯上听会儿音乐。坐我边上的是一位当地阿姨,很好奇地问我从哪来,和我分享她随身携带的零食,似乎很高兴我这个老外和他们一起听流浪歌手的音乐。有些音乐应该是印尼的流行歌曲,因为所有人都能跟着哼唱,看到他们兴致勃勃的样子我也很开心,真是一群可爱的陌生人。坐了大约二十分钟,悄悄起身离开,转到日光之下的居民小巷。居民区的房子一座挨着一座,许多房子和街道的墙壁上有美丽好玩的涂鸦。这片区域几乎家家户户都种花弄草,显得蛮有生活情调;不少艺术家、设计师在此开设了自己的小店铺,出售一些有意思的创意商品。还看到某条街道的墙上贴着宣传广告介绍社区项目KampoengCyber,其中引人注目的一点是,Facebook的CEO马克·扎克伯格和妻子也曾参观了这个由网络构建的新型社区及其发展状况。

(水宫附近的地下通道不乏“探险者”)

(水宫附近的废墟建筑颇有美感)

(水宫附近的街区,涂鸦四布,显得很有艺术范儿)

(Facebook的CEO马克·扎克伯格和妻子也曾参观了由网络构建的新型社区项目KampoengCyber)

(地下通道是流浪歌手的“演奏厅”)

和那些游人如织的著名景点相比,还是当地人的街巷日常更能激起我的兴趣。在我所住的旅馆区域附近,也有一些特色的艺术店铺、餐厅。某个烈日当头的中午,我逛到一家名为KedaiKebun的餐厅,与其说它是一家餐厅,不如说它是集小画廊、设计师工作坊、商品出售、餐饮服务于一体的特色小会所,等待饭菜时还可以先去看看画展和创意商品,会玩儿。在中国的大城市,几乎看不到那种既是住家同时也敞开门做生意的房屋。而在日惹,这样的情形似乎挺普遍(通常是那种联排独栋房屋)。有天晚上,不想再吃旅馆伙计做的鸡排饭,就溜达到了街区隔壁阿姨家,她家在宽敞的大院子里支起了小厨房,对外出售餐食。阿姨完全不懂英语,我比手画脚,点了一份家常拌面,就是简单的猪肉沫拌面,配之以青菜和丸子汤,竟然出乎意料地好吃,拌面鲜香却不油腻,调料刚刚好,不咸不淡。我一口气吃完一份,又点一份。阿姨起初不太懂我的意思,搞清楚之后有些吃惊,居然冲我竖起了大拇指。面对好吃的食物,我只能以多吃表示我的敬意。在街区另一家人开设的服装店里,我买了一条印满菠萝、西瓜的短裙,特别热带style,虽然花哨,但我喜欢。离开日惹前往雅加达的晚上,正好是新年前夜,傍晚旅馆的伙计们正忙活准备跨年party,院子里那棵松柏挂起了闪亮的小灯,他们热情邀约我参加迎新party,而我却得离开了。走在街区的小巷中,看到一家人正无所事事地倚在门口,无来由地冲着他们叫道——“HappyNewyear”,他们也冲我回喊——“HappyNewyear”,鼻子有点酸,心里很暖和。

(旅馆邻居阿姨做的好吃的家常拌面,一次得吃两份才满足)

日惹的火车站看起来平凡而破旧,但候车区居然有免费wifi。坐我两旁的是包着头巾的穆斯林妇女,她们热情地帮我看票,虽然语言不通,也大致能猜到她们的意思。她们还帮我找了个同趟车的乘客,生怕我误了火车。火车上坐我旁边的大哥英语说得不错,他的妻子和女儿坐在前排,他女儿时不时回头好奇地听我们说英文。大哥告诉我中国的小米手机在印尼知名度算蛮高的,我讪讪笑着,不知道该如何回应关于“中国创造”或“中国制造”的问题。

我忽然想,那条西瓜、菠萝裙子我应该不会很快生厌,把它束之高阁。因为穿着它,我就可以瞬间回到热带的日惹。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